-
破局“十四五”,恰恰不能重蹈美国“技术政治化”
把技术外交化、战略化是美国挑起的,但如果中国也把技术问题政治化,实际上就上了美国人的圈套。不能仅仅为了提防美国“卡脖子”,就把一些本来对我们国家还算友好的国家的贸易合作也切断了。[全文]
-
中国走向世界经济强国的四个严峻挑战
1962年-1976年是我国的“婴儿潮”时期,这期间出生的人口约有三四亿,这批人的老去将会给我国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。老龄化对中国未来30年最大的挑战在于社保,会非常考验我国社保是否有能力承担这么数亿人的集体老去。[全文]
-
十年前我们给中央建议:大象难藏身于树后
现在美国采用的是一种流氓手段,我称之为Tanya Hardin手段。Tanya Hardin是1990年代美国的一名花样滑冰选手,滑得不是很好。为了参加奥运会,她买通黑帮把竞争对手的脚踝敲坏了。[全文]
-
化家为国,是中国伟大的制度创新
我认为北宋是中国近现代的拂晓时分,这也是不少现代历史学家的新见解。宋代是中华农耕文明的顶峰,而且出现了工业文明的迹象。陈寅恪先生说“华夏民族之文化,历数千年之演进,造极于两宋之世”,说得非常好。[全文]
-
西方还能主宰多久?探寻长期增长的决定因素
莫里斯在这本书里说,如果东、西方分别保持20世纪的增长速度,那么东方的社会发展指数将在2103年超越西方。东方有自己的优势,现在文明的核心地带还在西方及其衍生国,东方相对处于文明的边缘地带,因此具有“赶超优势”。[全文]
-
中国经济超预期之际,更要警惕“地区性危机”卷土重来
我们的货币还在以10%-11%的速度增长,但经济增长速度满打满算也就是3.2%,显然不需要这么多货币,不应该逼迫银行体系给实体经济放贷。有时候,大家的记忆还是太短暂了,今天谁还记得,2010年温州是出现过一次金融危机的?[全文]
-
儒家也认“民有”“民享”,但“民治”…
近年来,“中国模式”与“中国制度”一直是海内外很关注的话题,一些海外媒体与政客时常对这两者进行污蔑,罔顾了中国在许多地方都做得更好的事实。不过,理解中国独有的制度并非易事。姚洋教授从儒家视角对其进行解读,提供了一条新思路。[全文]
-
越南不可能成为替代中国的Plan B
越南的出口量是中国出口量的零头。2019年中国出口额近2.5万亿美元,越南只有2600亿美元,我认为越南的出口增长50%,对中国的冲击也就是几个百分点。大家都不要忘记中国的规模有多么大。[全文]
-
中国8万亿刺激没问题,但地方政府加杠杆需更谨慎
中央层面不会大规模刺激,只有6000亿拿来做投资,是比较少的,主要还是保障民生。但是现在地方政府花钱是没有纪律的。要想约束他们,就要发挥地方人大的作用,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必须纳入人大的管辖。[全文]
-
中美脱钩?美国商界第一个不答应
特朗普想通过贸易战把美国的企业都逼回去,让他们在美国创造就业机会;另一方面,特朗普也想把中美贸易的不平衡降下来。但是,美国商界的想法不同,他们认为要跟中国做生意,要到中国生产,因为中国的市场很大。[全文]
-
中美新出路在哪?全球37位学者提出“四个篮子”框架
中国作为这样一个大国,我们必须考虑自己的行为可能带给别人的影响。为此,我们必须转变在188金宝博怎么样舞台上的角色,不能再停留于简单的188金宝博怎么样规则的适应者和188金宝博怎么样体系的跟随者,而必须逐步成为规则制订的参与者,甚至是主导者。[全文]
-
分土地有多重要?看看188金宝博怎么样比较的结果
我们做经济学研究会做所谓的跨国回归分析,就是把国家的数据放在一起,看哪些因素是决定一个国家长期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。其中有一个因素是甭管你做什么样的回归分析,它都是非常显著的,就是土地分配的平均程度,如果起始的时候土地分配比较平均,那么未来的经济增长速度就快。[全文]
-
老龄化缺劳动力?抢到“第四次工业革命”就行
本来我们担心老龄化会影响我们国家的劳动力供给,现在看来其实根本不用担心,因为AI和自动化的采用,在未来的30年里头,根据我们的计算,它可以替代1.8亿的劳动力,这个超过我们劳动力的下降率。[全文]
-
经济学家谈到中国成功,很少有人提中共的作用
过去四十年中国经济的成长是无与伦比的,要理解这个成长就离不开理解中国共产党。我是一个经济学家,经济学家谈到中国的成功,很少有人会去谈中国共产党的作用。但我觉得,如果不谈中国共产党,想理解中国过去四十年的经济增长几乎是不太可能的。[全文]
-
老百姓会和周围人比较,政府怎么做才能满足?
政府说:“我为人民做了那么多好事,人民还不支持我吗?”但人民、百姓未必这样认为,而是说:“周围人比我得到的更多”。如果党和政府只讲,因为我帮老百姓做了啥,就应该得到支持,老百姓会认为做得还不够,甚至默认应该这么做,导致党和政府的负担会越来越重。[全文]
-
贸易摩擦让特朗普着急,但科技竞争是长期的
特朗普很有意思,找了个鹰派领头谈判。他的算盘是,贸易协定是要谈成的,但莱特希泽是个好的谈判者,他会对中国更加强硬,会要的更多。我觉得双方都是想谈成,谈成对国内经济也好。如果今年中美贸易谈判能够顺利签署,中国经济增长率还可以再达到7%。[全文]